图为志愿者窦婷婷给孩子们讲绘本,孩子们认真听讲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文学 摄
图为孩子银培根和孩子伍梅林在画画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梅婷 摄
图为志愿者刘继凯给孩子们介绍城市青岛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文学 摄
中国青年网凯里8月12日电(通讯员 杨梅婷 冯苗苗 韩轶)晨曦徐徐拉开了帷幕,瑰丽的朝霞辉映着大地。炊烟袅袅,鸡犬声声。8月7日,这是华体会体育买球
(华东)常青树支教队来到贵州省凯里市西山县捞里小学的第三天,队员们已经准备好去迎接新的一天。
“今天,我们就要开始给孩子上课了。开始就在改变,改变就在开始,所以我感到紧张但又期待。紧张在于第一次上课,害怕自己不能准确的把握时间。而期待又在于这是检验自己的时候,这是为大山点燃教育希望之火所作的努力。所以今天是紧张而又期待的。”队员施佳琦说道。
“所以幸福是什么呢?”
绘本课上,小班的小朋友围坐在一起,队员窦婷婷正讲述着关于“石头汤”的故事。“小朋友们觉得这个秀才友好吗?”窦婷婷问道。“不友好!小朋友们齐声回答道。石头汤的故事讲述了一个村子的村民原本彼此不友好。三个和尚想改变这样的状况,因此想借做“石头汤”来使村子里的人们和睦幸福。
紧接着,窦婷婷问:“石头做的汤是什么味道呢?”“很香很香的肉味。”小朋友们大声喊着。课堂气氛十分活跃。
为了做好这锅石头汤,小朋友们想了很多方法。最终,故事里的人物合力完成了一锅美味的石头汤,他们之间的隔膜消失了。而小朋友们也从这个故事中收获了快乐,体会到幸福其实可以很简单。
“第一次讲课,很开心能让小朋友们学到一些东西。幸福其实很简单,合作与分享就是幸福。下课后,窦婷婷说道。
“你们都是天生的创造家”
“孩子们真的都是天生的创造家!他们对色彩敏感。我给孩子们做有关色彩的小游戏,大家的反应都很迅速。”绘画课结束后,队员陈烨炜感慨道。
在主题为海底世界的绘画课前,陈烨炜在黑板上画了一只小海马。“以后你们可以叫我小海马老师”陈烨炜对孩子们说。亲自融入课堂,他通过这样的方式和孩子们一起去认识海底世界。
“我并没有在黑板上教孩子们动物的具体画法,而是通过展示图片,让孩子们根据记忆,加上自己的想象去完成。”陈烨伟说道。热带鱼的身体上布着黄色条纹,红色的小金鱼身上有着黑色的鳍,还有一条大尾巴……一张张鱼儿的图片逐渐打开了孩子们绘画世界的大门。他们虽从未走出过大山,但却无比向往海洋。他们虽没见过大海,但他们画笔下的鱼儿就是老师眼中最美的海底世界。
“我想去看海”
“同学们,老师就是来自青岛哦,青岛就是大家刚刚看到的那个城市。”刘继凯说道。在播放完了两个关于青岛的视频后,小班副班主任刘继凯向大家介绍青岛这个城市。小朋友们目不转睛,盯着屏幕,看着那个他们从未去过的城市。
当被问及想不想去青岛时,很多人表示想去。“想要去那个城市的话,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,上初中、高中,然后去那里上大学好不好?”刘继凯说。“好!”小朋友们齐声回答道。
“理想应该早些树立,现在让他们见识一些东西,或许就会成为他以后前进的动力。而此次支教的意义不仅在于教会孩子们一些知识,更在于激发他们对山外世界的向往。”刘继凯在晚上开会时说道。
“新的一天,新的开始,新的改变。这是新一天的结束,但又是新一天的开始。今天各个课程都开展得比较顺利,我们也收获颇丰。开设这些课程目的就在于以一种特别的形式去和孩子们共同成长,去给乡村教育点燃希望之火。”队长黎燕敏说道。同时,她还表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,我们会更加精心地打磨课程,争取把最好的带给孩子。
中国青年网(2018年8月12日)
相关链接:
中国青年网:山东学子走进贵州大山深处:用努力点燃希望之火